東瀼口,1993年7月1日置鎮,巴東縣轄,位于長江北岸,東經110°18′-110°30′、北緯31°01′-31°07′,與巴東縣城黃土坡小區隔江對峙。東挨秭歸縣洩灘鄉,西接巴東縣官渡口鎮,北鄰巴東縣溪丘灣鄉,南濱長江。官(渡口)東(瀼口)通鄉油路橫穿東西,209國道縱貫西域。鎮政府駐地原址東瀼口,1999年11月1日移民搬遷到雷家坪,東距三峽壩址三斗坪64公里,西距巴東長江大橋8公里,順江東下736公里抵省會武漢,溯江西進538公里至重慶市府,沿209國道北上570公里入古都西安,經巴東縣城南行200公里達恩施州城。扼川鄂咽喉,據江北門戶。
據《湖北通志》云:“夔人謂山澗之流通江者曰瀼,居人分其左右,謂之瀼東瀼西”。因地處店子河通往長江之入口,且居南宋縣城(舊縣)之東,東瀼口隨之故名。
東瀼口,商代設郡時,郡址雷家坪;西周時期屬夔子國地;秦至西漢隸南郡巫縣地;東漢歸吳地;三國章武元年為宜都郡地;三國永安3年至南朝,為建平郡地;北梁普通6年歸信州信陵郡;北周天和3年(公元568年),置于樂鄉;隋開皇18年(公元598年)隸屬巴東縣(隋末至北宋時期,鎮域舊縣坪村南部長江邊是巴東縣城所在地)。
據《巴東縣志》載:承前清制,編戶八里,以前四里(在市、長豐、清平、安居)并為一里為前里,以后四里(前一、二都,后一、二都)并為一里稱后里。里下編十甲。前里,大略以在市里為四、八甲 ,長豐里為一、三、五、十甲。青坪里為七、九甲,安居里為二、六甲。后里,大略以前一都為一、三、五、七甲,后一都為二、四、六、八甲,前、后二都分別為九、十甲。是時,東瀼口鎮現轄區分別隸屬前里中在市里的四、八甲,其中,鎮域舊縣、陰坡、威靈觀、鄔家灣屬前里四甲;牛心寨、羊乳山、石板場、東瀼口、沙帽山、楓溪、牛家坪、場橋嶺、稅家坡、楊家坪、構坪屬前里八甲。
民國初至20年(1931),巴東全縣劃為16區,習常按地域稱為左六區、中四區、右六區。為地方團總控制。東瀼口鎮現域分別隸屬左六區的牛洞區、麥豐區管轄,牛洞區區址牛洞坪,轄店子河以東地區;麥豐區區址二埫埡,轄店子河以西地區。
21年,劃6個區,鎮域隸屬第二區公所(曾家嶺)管轄。
25年,劃4個區,區公所改為區署,鎮域隸屬**區署(初設營沱,后遷萬戶沱)的西瀼鄉管轄。
26年,區署不變,減并聯保。
30年(1941),推行新縣制,裁撤**區署,其所轄保直屬縣。
第二次**革命戰爭時間,中國共產黨湘鄂西黨組織領導人民創建革命根據地,建立蘇維埃政權,所設政區因革命戰爭的形勢而形成,鞏固或淪失,區劃即無定界。
1930年5月至1932年8月,巴歸興縣革命委員會在江北政區范圍內,先后設4個區蘇維埃政府,區下設鄉蘇維埃政府。即:牛洞區、麥峰區、火峰區、平陽區。牛洞區為**區,轄西陵、構坪、牛洞、甘坪、羊乳5鄉;麥豐區為第二區,轄大坪、月明、舊縣、麥峰4鄉;火峰區為第三區,轄蔡家、水獺2鄉,平陽壩區為第四區,轄平陽、小龍、白灣、柏楊、舒家5鄉。
1932年,各級蘇維埃政府遭到破壞。
1949年8月,江北地區解放。設江北區人民政府,轄平陽鄉、西陵鄉。東瀼口鎮現域隸屬西瀼鄉,沿襲保、甲制。
1949年11月至1950年2月,巴東縣共設5個區,東瀼口鎮現域隸屬江北西瀼區,沿襲保甲。
1950年3月至1951年1月,全縣調整為5區1鎮,東瀼口鎮現域屬西瀼區,廢止保、甲,下設村,村下設組。
1951年2月,全縣改為8區1鎮,6月設第9區,1952年5月,增設**0區,東瀼鎮現域均屬一區(平陽壩),區下轄相當于鄉級政權的村。
1952年4月,建立鄉級政權—鄉人民政府。1953年4月10日,各區人民政府改稱區公所,作為縣人民政府的派出機構。東瀼口鎮現域時為羊乳山鄉、陰坡鄉、牛洞坪鄉、金家山鄉、西陵鄉、舊縣坪鄉、構坪鄉、大坪鄉和東瀼口鎮(鄉級鎮)均隸屬**區管轄。
1956年2月,全縣225個鄉減并為129個;8月區改以區公所駐地為區名,一區更名為平陽壩區,共轄14鄉。東瀼口現域時為牛洞坪鄉、西陵鄉、構坪鄉(東瀼口鎮合并)、舊縣坪鄉、大坪鄉(陰坡鄉合并),焦家灣村時為紅花嶺鄉隸屬第三區(官渡口區)轄。
1958年10月,成立人民公社,下轄管理區,廢區鄉,實行政社合一體制。東瀼口鎮現域(除焦家灣外)時為5個鄉改為5個管理區,均受群力人民公社(平陽壩區更名為群力人民公社)管轄。下轄的村組改為生產大隊和生產小隊。
1961年7月,調整管理體制,群力公社撤銷,原管理區改為人民公社,歸屬平陽壩區。
1966年12月,官渡口區紅花公社(焦家灣、五里堆、紅花嶺3個村)與平陽壩區舊縣公社合并為紅旗公社,隸屬平陽壩區。1973年8月,紅旗公社更名為舊縣公社。
1975年2月,撤區并社。并構坪、西陵、牛洞、大坪、舊縣5個公社為東瀼口公社。
1983年5月,改革體制,政社分設,東瀼口公社分為東瀼口鄉和牛洞坪鄉為溪丘灣區管轄。
1984年5月至1988年8月,東瀼口鄉和牛洞坪鄉分為紅花嶺、舊縣坪、大坪、牛洞坪、西陵、東瀼口6個小鄉為溪丘灣區管轄。
1988年8月28日至1993年6月30日,溪丘灣區撤銷,原6個小鄉合并為東瀼口鄉。
1993年7月1日,紅花嶺、五里堆2村劃屬官渡口鎮,其余22個村179個村民小組建置為東瀼口鎮(1999年11月1日鎮政府駐地從東瀼口移民搬遷至雷家坪)。
部分圖文轉載自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